close

相關詞:皮膚癌症狀,皮膚癌照片,皮膚癌徵兆,皮膚癌治療,皮膚癌症狀圖片,黑色素皮膚癌,皮膚炎圖片,皮膚癌養生會館,皮膚癌發病時間,皮膚炎種類









皮膚癌簡介

  “皮膚”是人體最大的器官,不論臉部、軀幹、手腳、頭皮、甲床或口腔都有可能產生皮膚癌。近幾十年來,皮膚癌的發生率在歐美或是亞洲都逐年上升,已經是全世界重視的公衛話題! 炎黃子孫由於膚色的關係,發生皮膚癌的機率比起白種人少了許多,因此往往易被忽視,根據2006年美國皮膚科醫學會的研究顯示,有色人種罹患皮膚癌,經常伴有較高的後遺症及死亡率,因此值得我們來重視及瞭解這個疾病。

流行病學

  在美國,每年有超過一百萬人被診斷為皮膚癌,是美國最常發生的惡性腫瘤。
  在台灣,行政院衛生署公佈的資料,在民國91年皮膚癌的個數為2171人,發生率在男性排行第8位、女性排行第7位;當年死因為皮膚癌的共223人,死亡率於男性排第16位、女性排第17位。民國68年皮膚癌個數為248人,比起民國91年的2171人,台灣地區皮膚癌的發生率成長了近九倍之多,而且每年在持續增加。

臨床症狀

  皮膚癌的表現可以是多變化的,皮膚癌初期,往往不痛不癢讓人忽視它的存在,但是如果不加以理會,很可能造成惡化。當皮膚長出不明的腫塊、原有的痣突然顏色改變或變大、開始流血、或出現長久不癒合的傷口,都是該尋求醫師協助診斷的時候了。大部分的皮膚癌都發生在臉部、頸部、前臂和手背等暴露於陽光的部位,紫外線造成皮膚的傷害被認為是造成皮膚癌的基本因素。根據本科的這六年來病患的統計,有60%的皮膚癌發生在頭頸部。另外過去曾有嚴重曬傷經驗、燙傷留下的疤痕、暴露在放射線下和長期接觸焦煤和砷、或家族史有皮膚癌,都是皮膚癌的危險群。

診斷方法

  皮膚癌的診斷以皮膚切片為主,取一塊組織在顯微鏡下檢查來確定診斷,這是一種只需要局部麻醉下就可以進行的門診手術,手術過程一般在半個小時內就可以完成。目前先進國家的皮膚科醫師正致力發展非侵襲性(不開刀)的方式來診斷皮膚癌及的深度和範圍,包括利用超音波、皮膚鏡檢(皮表透光鏡)、光學斷層掃描、共軛焦顯微鏡、光動力診斷技術,期望未來能有更新的突破。

 

 


皮膚癌之分類:

 

http://zzb.bz/0LwOs

arrow
arrow

    fd98g40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